性能指标
项目TB/T3192-2008 JTG/TF50-2011
产品型号H-60 H-60A(H-60B)
水胶比(%)≤0.33 0.26~0.28
凝结时间(h)初凝≥4≥5
终凝≤24≤24
流动度(25℃)(s)初始流动度14~22 10~17
30min流动度≤30 10~20
60min流动度--10~25
泌水率(%)24h自由泌水率0 0
3h钢丝泌水率≤0.1 0
压力泌水率(%)0.22MPa
孔道垂直高度≤1.8m≤3.5≤2.0
0.36MPa
孔道垂直高度>1.8m
自由膨胀率(%)3h--0~2
24h 0~3 0~3
充盈度合格合格
抗压强度(MPa)3d--≥20
7d≥35≥40
28d≥50≥50
抗折强度(MPa)3d--≥5
7d≥6.5≥6
28d≥10≥10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无锈蚀无锈蚀
含气量,%1~3/
施工工艺
1.使用前进行试配以确定佳配比,H-60A(H-60)推荐掺量为10%。
2.搅拌:应采用转速不低于1000rpm/min高速机械搅拌机搅拌搅拌顺序为:先将水加到相应刻度,搅拌机,均匀加入压浆剂,然后均匀加入水泥;全部粉料加入完毕之后再搅拌3~5分钟即可压浆。
3.压浆:在搅拌后尽快压浆,应采取通常的压浆方法,以确保浇筑连续不断。
4.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要戴保护手套和护目镜。
5.清洁:用水清洁所有施工工具和设备。
包装贮存
采用复合牛皮纸袋包装,净重40kg/袋,保质期为6个月
须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室内,包装袋密闭,注意防潮、防冻。
经济技术比较:
传统压浆与循环智能压浆的对比:
1、排净管道空气
传统压浆:普通压浆靠浆液自流排气,真空辅助压浆内封锚问题难以达到真正负压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循环回路让浆液在管道内持续循环以排净管道内空气
2、压力大小及稳压时间控制
传统压浆:较随意,往往导致出浆口没压力,致压浆不密实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调整压力大小,以保证全管路按规范要求的大小和时间持压。稳压。
3、水胶比控制
传统压浆:现场材料比控制不严,往往通过加水改善流动性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加水装置准确计量用水量以控制水胶比
4、测试管道实际压力
传统压浆:无此功能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实时测试得到管道压力损失,便于调整灌浆压力
5、压浆工艺
传统压浆:低进高出,压浆过程不能中断,排气孔要依次打开,操作难度大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封闭循环回路解决这些难题,工艺简单,易操作
6、工效
传统压浆:一次压一孔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两孔同时压注,工效提高一倍
7、压浆记录
传统压浆:人工记录,可行度低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自动记录,可真实再现整个压浆过程
8、质量管理
传统压浆:真实质量状况难以掌握,压浆密实与否难以检查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可进行质量追溯,还原压浆全过程,提高管理水平
9、经济效益
传统压浆:采用高性能压浆剂,一个梁场500片梁计算,需增加材料费用70万元
循环智能压浆系统:采用我公司配套压浆剂,节约材料费用40万元,提高工效**,节约人工50%
如何保证新桥的施工质量,如何对新桥进行技术把关,对现存的桥进行质量评价,对危桥进行检测、评定、加固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混凝土桥梁损伤表现形式多样,如预应力损失、混凝土破损开裂、钢筋锈蚀、支座脱空等,这些损伤导致了混凝土桥梁整体刚度和承载力的下降,是引起桥梁病害的重要原因。 为了加强对桥梁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消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对预应力桥梁的预应力管道(波纹管)的注浆质量检测,是确保桥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理受力状态的一个重要控制环节。预应力桥梁的钢绞线要充分发挥设计效果,抵消车辆和行人对桥面的压力,预应力管道的注浆质量效果是重要因素之一。达到设计要求的注浆质量可以使预应力钢绞线充分发挥作用;存在注浆质量缺陷时会出现锚头应力集中和随时间推移的预应力损失现象,且会改变梁体的设计受力状态,降低桥的承载力,从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预应力管道的注浆质量检测是保证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产品特点
1、流动性好、不泌水、不分层;
2、压浆饱满早强、微膨胀;
3、可一次性压浆施工、管道内浆体密实无孔隙;
4、预应力钢筋不锈蚀、与混凝土粘结牢固;